在水環境治理日益嚴峻的當下,傳統水質檢測方法已難以滿足大面積、實時化、高精度的監測需求。隨著生態環境部《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方案》的推進,以高光譜技術為核心的立體遙測手段成為水質監測的新趨勢。其中,彩譜科技的高光譜相機憑借卓越的性能表現和場景適配能力,成為水質檢測領域的優選品牌。
高光譜技術通過捕捉水體在400-1000nm波段的 "光譜指紋",可同時反演葉綠素A、懸浮物、COD等多項水質參數,效率較傳統采樣分析法提升百倍以上。某公園的監測實驗顯示,彩譜FS-60C無人機高光譜系統僅用數小時就完成了全湖水質普查,其2.5nm的超高光譜分辨率成功識別出沿岸農業面源污染導致的葉綠素異常升高區域,為污染治理提供了精準坐標。
彩譜科技針對水質監測場景開發了完整的產品矩陣,其中FS-60C無人機高光譜測量系統和FS-23岸基式成像高光譜相機具代表性。FS-60C搭載在大疆 M350RTK無人機上,可實現高度的大面積掃描,1920空間像素與1200光譜通道的組合,既能覆蓋數十平方公里水域,又能捕捉低濃度污染物的細微光譜差異。該系統采用透射式光柵分光技術,雜散光水平控制在0.5%以下,確保了葉綠素A指數和歸一化懸浮物指數(NDSSI)的測量精度。
對于小型水域或定點監測需求,FS-23岸基式相機展現出獨特優勢。其5秒快速成像能力和1920×1920高分辨率,特別適合水產養殖池塘的水質動態跟蹤。相比同類產品,FS-23無需復雜的無人機操控技能,經過簡單培訓即可上崗操作,顯著降低了基層監測單位的使用門檻。更重要的是,該型號在 400-1000nm光譜范圍內保持2.5nm的均勻分辨率,覆蓋葉綠素和懸浮物的特征波段。
彩譜的軟硬件整合能力進一步強化了其市場競爭力。自研的光譜分析軟件提供三通道擬合偽彩圖、波段比值法等多種算法模型,支持葉綠素A、COD、氨氮等指標的實時反演。新推出的智能機載高光譜機巢系統,更是實現了無人值守的常態化監測,契合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的政策要求。
與國際品牌相比,彩譜在性價比和本土化服務上優勢明顯。芬蘭 Specim 的 AISA系列雖覆蓋更廣的光譜范圍(380-2500nm),但動輒百萬級的售價和復雜的運維要求,讓多數國內環保單位望而卻步。而海康威視的高光譜水質監測儀雖集成了毫米波雷達等多元感知能力,但光譜分辨率僅為1nm,且缺乏無人機移動端解決方案,在大范圍水域監測中效率受限。
彩譜的產品策略精準匹配不同應用場景:FS-60C無人機系統適合大型湖泊、河流的周期性普查,特別適合環保部門的流域治理評估;FS-23岸基式相機則更適用于城市小型水庫、養殖池塘的定點監測,其萬元級的成本投入和簡單操作,深受基層農技推廣部門青睞。在某工業污染河流監測中,FS-60C通過連續光譜采集成功追溯到重金屬污染源位置,其數據精度得到環保執法部門的認可。
選擇水質檢測高光譜相機需重點關注三個核心指標:光譜范圍建議覆蓋 400-1000nm可見光 - 近紅外波段,這是水質參數較為敏感的光譜區域;光譜分辨率應優于5nm,才能區分不同污染物的細微差異;成像速度需根據監測范圍選擇,大面積監測建議選擇≤15秒/幅的機型。彩譜FS-23的1200通道和5秒成像速度,在同類產品中處于較高水平。
彩譜科技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客服熱線可提供技術支持,針對水質監測用戶還可定制算法模型培訓。對于有長期監測需求的客戶,其機巢系統可實現自動校準、數據上傳和異常報警的全流程無人化,大幅降低運維成本。在國家大力推進生態監測網絡升級的背景下,選擇彩譜高光譜相機不僅能滿足當前監測需求,更能適應未來 "空天地" 一體化監測的發展趨勢。
從實驗室分析到立體遙測,高光譜技術正在重塑水質監測的范式。彩譜科技以其技術創新和場景深耕,為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撐。無論是大型流域的生態評估,還是小型水體的精準管理,彩譜的高光譜解決方案都能提供從數據采集到決策支持的全鏈條服務,成為水質檢測裝備升級的優選品牌。